掉的旧智能手机。
那手机屏幕碎了,电池也不行了,但林晚偷偷攒下几个星期的早饭钱,买了零件,对着网上的教程,居然把它修好了。
虽然依旧卡顿,但足够她用了。
有了自己的“终端”,她开始在知识的海洋里寻找自救的航线。
她避开了父母期望她去做的那些“适合女孩子”的兼职,比如发传单、做服务员。
她把所有能挤出来的时间,都用在了自学编程上。
图书馆的电脑、修复好的旧手机、深夜里偷偷亮起的屏幕,成了她秘密世界的全部。
从最基础的HTML,到Python,再到复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。
她像一个孤独的探险家,在代码的世界里摸索前行。
遇到bug,就一遍遍调试;看不懂,就翻遍所有能找到的免费教程和论坛帖子。
这个过程枯燥而艰辛,但每一次成功运行代码,每一次解决难题,都给她带来一种隐秘而强大的掌控感。
这是她反抗这个令人窒息的家的第一步,是她为自己构建的、通往自由的秘密通道。
她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这一切,像守护着一个绝不能被发现的宝藏。
因为她知道,一旦被父母发现,这点微弱的光芒,也一定会被他们毫不留情地掐灭,用来照亮他们“宝贝儿子”的路。
03 秘密计划那扇薄薄的房门,是两个世界的分割线。
门外是压抑和索取,门内,是林晚自己构建的、不为人知的堡垒。
白天,她是教室里安静听讲的学生;放学后,图书馆闭馆前的几个小时,她是网络海洋里贪婪的探索者;深夜,当林家陷入沉睡,她房间里那盏用书本遮挡住大部分光线的台灯下,旧手机屏幕幽幽的光映着她专注的脸。
代码的世界一开始并不友好。
一个个陌生的术语,一行行逻辑严谨的指令,常常让她对着屏幕枯坐到凌晨。
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,就能让程序崩溃,带来巨大的挫败感。
她还记得第一次尝试跟着教程写一个小爬虫,结果卡在一个bug上整整三天,饭都吃不下,梦里都在调试。
直到第四天凌晨,她猛地从床上坐起来,找到了那个隐藏极深的逻辑漏洞,程序成功运行的那一刻,她差点叫出声来。
金融理论更是如同天书。
K线图、市盈率、宏观经济分析